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转发关于举办金华市第十九届教育科研专题优秀论文评比的通知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3-05 [来源]: [浏览次数]:

校内各单位:

为了撷取实践智慧,回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决定举办金华市第十九届教育科研专题论文评审。请各部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

主题:践行“三个注重”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 提出“三个注重”重要理念。今年2月,《求是》杂志发表习近 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是 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持续重视和深入推进。

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其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品德塑造、价值观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影 响深远。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优良的家风不仅能促进 家庭的和睦兴盛,更能为社会风气的改善注入正能量。在新时 代背景下,“三个注重”为解决家庭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推 动国家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社协同 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不可估量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国家出台的《 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文件明确了学校、 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职责定位与协调机制;《家校社协 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新的工 作方式和实施路径。在此双重背景下,本届征文主题紧密围绕 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 精神,旨在从家庭建设、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文化传承等角度 出发,深入探讨如何将家庭的教育功能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有机 结合,探索区域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和有效路径。

二、选材范围

1.学校推进家庭文化建设(学习型家庭等)的路径与策略

2.以家长学校(或主题活动)等推动家风建设的学校实践

3.节日活动中的家风传承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4.家风建设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研究

5.传统家风(如孝道、勤俭)融入家庭教育指导的路径

6.家风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或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7.家风建设与学校德育的融合路径

8.“注重家教”背景下家长学校的创新设计与实施

9.学校构建“教联体”的难点与解决路径

10.区域或学校“教联体”构建的创新案例

11.家校协同设计与实施亲子作业

12.家风建设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的路径

13.家风传承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协同机制

作者可立足实际,不拘泥于现有议题,提出新思路,写出新观点。征文倡导“实践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可以是经验总结,也可以是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经验总结类的征文论文避 免拼凑式、工作汇报式。征文不求面面俱到,鼓励介绍某一方 面的创新做法和特色经验。

三、撰写要求

征文力求结合教育实践,避免教育原则叙述和抽象思辨,写作类型可参考如下:

1.经验总结类:建议可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逻辑进程切入,阐明创新做法。

2.调查报告类:建议重点叙述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和工作改进建议。

3.研究报告类:建议重点叙述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四、征文要求

1.纸质稿一式6份(匿名、文章不得出现单位、作者等信息)。

2.电子版:署名文章(以“序号+作者姓名+主标题”命名)、查重报告和汇总表各一份。文章署名与汇总表信息不一致的以署名文章为准。

3.没有电子稿署名文章和查重报告的取消评审资格。

4.字数要求:征文限5000字以内,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5个。

5.每位作者限送一篇征文(含与他人合作),作者署名不超过2人。已在省、市级行政、教研、科研等单位主办的评审中获奖的论文不再参加本次评审。

6.文稿格式

标题:主标题采用二号黑体粗体,居中,一般不超过20字;副标题采用三号仿宋体加粗。

作者姓名在标题下方居中,采用四号楷体,多个作者间空一格,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单位全称,职务/职称)请用脚注形式排版于文章尾页。

摘要:五号楷体。

关键词:五号楷体,以“;”间隔。

正文:五号宋体;一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居中,以一、二、三、……排序;二级标题采用五号宋体,以(一)(二)(三)排序。

插件:插图采用六号宋体,图序、图题放于图下;表格采用六号宋体,表序、表题放于表的正上方。

参考文献:小五号宋体,用方括号加数字编序;“参考文献”字样采取五号黑体。

在征文首页右上角标明征文体裁:经验总结、调研报告、研究报告或一般论文。

2.倡导科研诚信。参评论文由作者自行查重检测。总文字复制比在30%以内(包括30%)的论文才可参加本次评审。原则上论文查重请使用“中国知网”论文检测系统。征文拒绝抄袭,如发现剽窃或抄袭论文现象,将通报所在学校和录入金华市信用信息平台,相关学校及当事人三年内不能申报评比。

4.我院共有5个报送名额。

请各系(部)、部门于326日下午16:00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稿,送交科研处28-217,并将电子稿发送到科研处邮箱sczyjkyc@163.com

联系人:林老师       联系电话:82166193

附件:金华市第十九届教育科研专题优秀论文评审汇总表

 

科研处

 202535